朋友圈都在刷的“前世青年照”火了 专家:小心!(图)

本文自微信公号“江苏警方”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屡见不鲜,个人信息甚至个人隐私却被某些人用作谋取利益的“资源”。

尤其是特殊节日,都会有一些第三方应用以性格测试、人品调查等各种“应景”的方式有意无意地搜集用户信息。

就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朋友圈就被一条“我的前世青年照”刷屏了。

(image)

(image)

某软件推出的“我的前世青年照--百年前的你竟然长这样”模板,使用者可以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将自己的头像照片上传,就能形成一张自己穿着百年前“五四青年”典型服饰的泛黄老照片,古风盎然,因此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并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目前,该软件已经收集8000多万张用户照片。

(image)

(image)

小伙伴们都玩儿的不亦乐乎

但是你们知道么

“前世青年照”火了

但互联网安全专家却有些担心

该软件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互联网专家认为,在用户体验“我的前世青年照”过程中,服务商会收集到用户的照片以及照片中的时间、位置等信息,但是在此链接上并没有公开信息收集、使用原则,没有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亦未经被收集者同意,违反了信息收集应当遵守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利于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也不符合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收集、使用用户信息时应遵循的规定。从规范、合法运行的角度,建议服务商依法改进。

比如今年年初支付宝年度账单所引发的隐私争议。

(image)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1月6日约谈了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

朋友圈自拍被叫卖

贴吧、相亲网站、微商广告……想象一下你的照片莫名出现在这些地方,甚至被人拿来网恋、诈骗、推介色情服务,而你却浑然不知。

据调查,通过微博、朋友圈等平台盗卖照片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网上搜索会发现,竟然有不少商家出售“私房生活照”,而且数量极大。

并且,有卖家表示可以根据你想要的类型挑选,而出售的价格竟然是付款4元后,商家发来了50张不同女子的自拍照,一张美女的自拍照平均才8分钱。

(image)

(image)

缺乏隐私意识

社交媒体的发达,让人们拥有了展示自己生活的欲望与空间,这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时代不能变成一个没有隐私、没有禁忌的时代,相反,应该更加注重保护隐私。

有时候帮朋友投票、砍价,扫描二维码获取话费,转发某个广告领取红包,点赞领取礼物等,也会被变相“搜刮”到家庭住址、消费习惯、收入等个人信息。

如某知名人士所言“用户愿用隐私换便利”,若企业将用户货币化,或许是可以赚许多钱的,但这是不义之财,用户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去反制。

一旦发现自己个人信息被泄露,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投诉、举报和诉讼等方式,理性维权。

保护个人信息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法律

▸ 相关保护 

在此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简称《网络安全法》)已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同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

然而,因为个人信息的交易不像直接交易那样,有显著的危害性和强烈的识别性,目前颁行的《网络安全法》及“两高”对个人信息的司法解释存在局限性——只规定了买卖个人信息可入刑,没有明确怎么收集、怎么利用这类隐私条款应该涉及的规范。

(image)

自2018年4月4日起,至2018年5月4日止,公安部就《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该规定是为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规范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督促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依法落实安全责任义务,维护网络安全秩序,保障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合法权益。

意见稿拟规定,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窃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个人信息,即使不构成犯罪,没有违法所得,也将被处以最高一百万元的罚款。

但是这远远不够

互联网没有“删除键”,每个人都应需提高防范意识。

如何保护你的隐私?

你在网上的“个人信息”包括什么?

哪些东西不能随意晒?

戳图了解↓↓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